铜镀银(镀镍)或者镀锡,是处理电器元件和导体表面的方法之一,其目的有三:
第一:用于提高导电材料的温升;第二,用于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;第三,用于降低小电流元器件的接触电阻。
题主的问题是:为什么紫铜镀银,电阻会变小。这里的“电阻”指的就是接触电阻。
我们看接触电阻的表达式:
式1
式1中,Rj就是接触电阻,它的单位是微欧;K是与材料有关的系数,例如铜镀锡、铜镀银等等;F是接触压力,单位是牛顿;m是接触形式,点接触时m=0.5,线接触时m=0.5~0.7,面接触时m=1。
我们来看有关K的表:
举一个例子:
某款断路器的瓣形触头有8瓣,它的材料为镀锡的铜,接触形式为线接触。已知每瓣触头的接触压力是42N,求此触头的接触电阻。若触头材料改为镀银的铜,接触电阻又是多少?
解答:
因为是线接触,故m=0.7。查表后看到,K=100,代入到公式中,如下:
因为瓣数为8瓣,相当于8个接触电阻并联,故总接触电阻为单个接触电阻的1/8,即:
故知,断路器镀锡铜触头的接触电阻是4.52微欧。
若改为铜镀银,则有:
故知,铜镀银后的接触电阻为2.71微欧,为铜镀锡的60%。
在国家标准GB/T 14048.1-2012《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:总则》中有规定:若电器的导电端子排为裸铜,它的温升为60K;若镀锡,它的温升为65K;若镀银(镀镍),它的温升为70K。
温升越高,电器在同等载流量下能够允许过热的能力更强。等效于在极限温升条件下,镀银的电器比采用裸铜的电器载流量可以提高1.17倍。